今天是农历腊月三十,也就是除夕。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,农历的十二月有什么特殊之处?为什么叫腊月呢?这缘由,还要从周朝和汉朝说起。
一、蜡、腊分得清楚
腊,最开始是蜡。腊和蜡都是岁末的祭祀活动。周朝末期以前称为蜡祭,主要是祭祀自然神灵,感谢过去一年神灵的庇护,期待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。蜡祭时,天子要用牛、羊等大牲畜来敬献神灵。伴随着祭祀仪式,民众唱歌跳舞辞别旧岁。从周朝晚期开始,宗族祖先和门户居室的神也成为了祭祀的对象,捕猎禽兽作为祭品,改称腊。
二、腊日团聚
到了汉朝,腊祭不再是天子主持的国家大典,演化成了民间重要的节日,称为腊日。在汉朝,腊日大约在冬至后的第37天,在立春之前。大约相当于公历的一月底二月初,和今天的春节时间差不多。这一天家人团聚在一起辞旧迎新。因此,可以说汉朝时的腊日相当于现在的除夕。在腊日,甚至连囚犯都会被假释回家过节。腊日的很多节日活动,都被人们传承到春节或其他传统节日中,主要的习俗有:
腊日当天,用羊来祭祀祖先。祭祀用的肉脯,在农历十月开始腌制。腊,本义是干肉。我国南方的很多地区会在冬季制作腊肉,这一习俗有可能是源于腊日的祭祀活动。
腊日第二天,称为小新岁。家人欢聚一堂,拜贺长辈。
腊日第三天,到祖坟举行祭祀活动。祭祀结束之后,举行一年中最大规模的宗族聚会。
汉化像石上的门神-----神荼、郁垒
三、腊日送寒逐疫
腊日一般处于大寒和立春之间,本身就有驱除寒气、扶助生民的意义。我国在上古时期,将天蝎座中的某些星称为“大火”。腊月时“大火”会出现在日出之前,被称为“大火旦中”。这一天象意味着寒气即将消退。所以在腊月人们要祭祀火神。火神的化身灶神,也会在这一天被人们祭拜。传说西汉时期,有个叫阴子方的人,在腊日做早饭时看到了灶神,赶快把家里的黄羊献上,不断拜祝。从此阴子方交上了好运,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。这可能是现在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爷的一个来历。
在汉朝,人们认为腊日是寒气消退的开始,因此要举行扶阳抑阴的活动。这些活动逐步转化为驱逐瘟疫的习俗。比如在门上贴神荼、郁垒的神像。这二位也就是最早的门神。在住宅四周埋上圆石和7枚桃弧(桃木做的弓)。还有击鼓,用桃弧射箭驱赶瘟疫的传统。
腊日,在汉朝人的观念里冬去春来、季节转换的标志,也是新年即将到来的日子。在这一天,祭拜祖先、神明,驱逐瘟疫,无不是希望在新旧交替的时节为来年求一个好兆头,这也是古往今来,人们顺应天时,进行各种节日活动的最原始、最质朴的目的。
最后,祝愿大家新年快乐!兔年大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