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性合租能够产生并得以迅速流行,是由它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生存机制决定的。生活方式,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生活的人们,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,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,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。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,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,除了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外,还有主体行为者自身的因素,即青年人的价值观念。异性合租现象的出现,是人们在追求心理、精神的需求的过程中主体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产物。具体来说,异性合租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:
1、住房制度改革
住房制度的改革,打破了以往由单位安排职工住房的体制,居民住宅进入市场化操作阶段,许多单位在签约前都直言声明–不提供住房。因而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,面临的第一个实际问题就是住房。房地产市场的启动,使房价暴涨,他们在短期内很难买的起商品房,于是只能采取租房的形式。在租房的实践过程中,各种各样的租房形式相继产生,异性合租的出现是租房形式多元化的表现。住房制度的改革为异性合租提供了契机。
2、人才流动的畅通
劳动力市场的发育,使人才流动日益频繁,特别是上海、北京、广州等大都市,更是人才的集聚地。人员流动性的增强,使得租房成了许多公司驻外人员的主要居住方式。另外,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多,租房者队伍也日益壮大。在大城市,人们选择住房要受多方面的影响:交通便利、离工作地近、合租成员性格相投等等。各方面因素的相互综合很容易使不同性别的人聚合在一起,青年以自我需要为动机的特点使他们勇于摆脱旧传统的束缚。人才流动的畅通为异性合租提供了可能。
3、社会宽容度的提高
长期以来,在我国,社会道德评价的范围十分广泛,力量十分强大。人们处在道德评价的重重包围之中,面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威严,很少有人做出突破传统的行为。然而,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,个人生活的空间不断扩大,再加上多种外来文化的冲击,人们在社会领域内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宽容性,人们生活的社会氛围日渐宽松。社会宽容度的提高,使人们突破传统束缚的心理压力减小,各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容易在社会上得到默许。
4、青年人对自我的追求
在改革开放中学步,在商品社会中弄潮长大的青年人,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较浅,接受的西方思想较多,再加上青年本身的特性,敢于冒险和创新,崇尚个人自主权力价值和尊严等,在社会约束逐渐弱化的社会环境中,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在日益提高。人们观念的现代化转型,意味着现代青年在重新调整个人和社会的关系,以谋求自我发展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,而不再成为社会的奴隶。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生活的青年,一方面单位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、残酷,使他们对心理和精神的需求充满了强烈的饥渴。另一方面,作为理性人,又尽可能的追求收入开支的最优化。异性合租的诞生,既减轻部分经济负担,又避免了城市特有的孤独和伴侣间过于亲密造成的压抑感,满足了他们心理和精神的需求。异性合租,是青年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我需求而做的一种尝试,这是异性合租产生的内在因素。
在异性合租者的队伍中,白领青年、高收入人员、外来人口之所以是这一新型生活方式的倡先者,是由他们特殊的心理、精神特点决定的。这一批人,不管是外来人口,还是在外企工作的白领,不管是由于工作中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,还是由于在外漂泊产生的孤独,他们都对心理、精神的需求特别强烈,他们期望在住房中得到一种情感的慰籍和心理的放松。男女之间相处能带给人一种轻松和愉悦,一种心理的宽慰。再加上他们的教育水平较高,接受西方的思想观念较多,他们敢于跳出世俗的传统,去寻求自己要求的生活方式。他们成为异性合租的倡导者是发展的必然。